減肥瘦身人士,看看吧!
要Fit,難;要Keep,更難!
不改變生活習慣而只靠運動Keep Fit? 你會否天真了點吧!
(保持苗條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變胖。人一旦胖過,新陳代謝就會發生永久性的變化,這時才來想減肥就像小魚兒逆流而上,是相對困難的。)
(過於嚴苛的節食與運動,在短期內效果顯著,但長期看來,失敗率接近100%。)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angsfitness/posts/639260249557761:0
【新聞】美國NBC頻道的「超級減肥王」是一個真人實境秀,該節目招募肥胖的參賽者加入減重比賽,勝利者可獲得巨額獎金。
第八季的贏家Danny Cahill,在比賽中透過極端的節食與運動,七個月內一路從191公斤減重到86公斤。
(這是他在比賽前後的比較圖:http://goo.gl/fbLljf)
贏得比賽的Cahill是否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,再也不必擔心體重呢?當然不是,這可是現實世界呢!
他的體重從賽後的86公斤逐漸爬升,回到了134公斤。各位可能會想,這一定是比賽結束過於放縱的惡果。
唉!朽木不可雕也!
事情沒有那麼簡單,一篇發表在「肥胖」期刊的研究指出,參加「超級減肥王」的選手平均減去58.3公斤,但他們的基礎代謝率比減重前減少了704大卡之多(Fothergill 2016)。
704大卡!!這代表光是「吃到原先的基礎代謝率」,十天就能長出一公斤的純脂肪。
該研究聯絡到的14名選手中,僅有1位在賽後持續減重,其他13位通通復胖了。
=============評論分隔線=============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?
1. 保持苗條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變胖,這句絕對不是廢話。人一旦胖過,新陳代謝就會發生永久性的變化,這時才來想減肥就像小魚兒逆流而上,是相對困難的。
2. 過於嚴苛的節食與運動,在短期內效果顯著,但長期看來,失敗率接近100%。(想祥表示:)
3. 這個比賽的選手幾乎都合乎「病態肥胖」的定義,如果生活形態仍然無法達成有效減重,縮胃手術等手段是應該被考慮的。其中一位參賽者Rudy Pauls在復胖後就接受了手術治療。
4. 各位可能會想問,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角色?我個人認為是有的。
但重複一次第二點:如果該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設計過於嚴苛,無法長期維持,那麼失敗與復胖當然是可以預期的。
延伸閱讀:
【觀念】為何計算卡路里沒有用 ─ Part 1
http://one-minutefitness.blogspot.tw/2015/02/part-1.html